1. 三位村医口中的农村疫情真实经历

1.1 村医曹常红:党员先锋,坚守一线
在永兴镇的前墩村和竹山村,曹常红是村民们最熟悉的面孔。她不仅是乡村医生,还是卫生院药房和药库的负责人。作为一名党员,她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,承担起最繁重的任务。每天从早到晚,她奔波在各个村庄之间,入户随访、宣传流调、卡口执勤,一刻也不得闲。她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党员先锋”。

1.2 村医余敏秀:防疫战斗中的“白衣战士”
余敏秀是永兴村的乡村医生,也是卫生院防疫工作的重要一员。疫情爆发后,她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第一线。穿上厚重的防护服,戴上口罩,她每天两次入户监测村民体温,查看健康状况。她始终坚信,“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”。面对病毒,她没有退缩,而是用专业和勇气守护着村民的生命安全。

1.3 村医真利兴:退休返聘的抗疫“老兵”
真利兴是虹垂村的乡村医生,虽然已经退休,但疫情来临后,他毅然选择返聘上岗。作为一名残疾老人,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村民服务。他不断学习最新的防控知识,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每一位村民。他反复叮嘱大家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出门,用行动证明,哪怕年纪大了,责任依然在肩。

三位村医口中的农村疫情,疫情期间的乡村医生
(三位村医口中的农村疫情,疫情期间的乡村医生)

2. 疫情期间乡村医生的工作与挑战

2.1 入户随访、宣传流调、卡口执勤的日常
乡村医生的工作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繁重。在疫情期间,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医疗服务,还要承担大量的防疫任务。入户随访是常态,每天走村串户,记录村民的健康状况,排查潜在风险。宣传流调工作同样重要,他们需要向村民普及防疫知识,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如何正确防护。卡口执勤更是考验体力和耐力,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,长时间站立、检查体温、登记信息,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们的坚守。

2.2 防护装备下的坚守与健康监测
穿上厚重的防护服,戴上口罩和护目镜,乡村医生们在疫情中化身“白衣战士”。虽然防护装备增加了行动的不便,但他们依然坚持每天完成健康监测任务。体温检测、健康状况记录、重点人群跟踪,这些工作看似简单,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。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,他们依靠最基础的工具,如温度计和登记本,完成一项又一项防疫任务,保障每一位村民的生命安全。

2.3 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与责任担当
疫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,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压力。乡村医生面对的是未知的风险,是村民的担忧,是家庭的牵挂。他们知道,每一次入户随访、每一次体温检测,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安危。这种责任感让他们无法退缩。即便疲惫不堪,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岗位,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“责任”和“担当”。在无数个深夜里,他们独自面对压力,只为守护一方平安。

3. 乡村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角色

3.1 基层医疗网底的“守门人”作用
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体系中最基础、最核心的一环。他们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,守护着每一个村庄的健康安全。在疫情爆发初期,很多村民对病毒缺乏了解,甚至存在侥幸心理。正是这些村医,第一时间站出来,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,让村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他们的存在,让防疫工作有了抓手,也让基层防控更加精准高效。

3.2 宣传防控知识,提升群众防护意识
在农村地区,信息传播往往不够及时,部分村民对防疫措施的理解有限。乡村医生不仅是医疗工作者,更是宣传员和教育者。他们走家串户,一遍遍讲解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集的重要性。通过面对面交流,他们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,帮助村民建立起科学的防护习惯。这种“接地气”的宣传方式,比任何官方通知都更有效。

3.3 协同基层干部,构建联防联控体系
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整个社区的协作。乡村医生与村干部、志愿者紧密配合,形成了一张覆盖全村的防疫网络。他们负责健康监测,村干部负责人员排查,志愿者则协助宣传和物资发放。这种分工明确、协同作战的模式,让防疫工作更加有序、高效。村医们用自己的专业能力,为基层治理注入了重要力量。

4. 村医精神: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

4.1 “为居民服务,是我的责任和义务”的信念
在永平村,张善兴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,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,提醒大家注意防护。他常说:“为居民服务,是我的责任和义务。”这句话听起来简单,却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坚守。面对疫情,他没有退缩,而是主动承担起对重点人群的体温监测和日常随访。他的坚持让村民们感受到安心,也让这份职业的价值被重新定义。

4.2 夫妻档村医的协作与奉献
银场村的徐正强和妻子姜贤花是一对“夫妻档”村医。疫情期间,他们同时肩负起村口监测点、高速服务区等关键岗位的职责。徐正强负责健康监测,姜贤花则协助信息登记和宣传工作。两人配合默契,分工明确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并肩作战”。他们的付出不仅保障了村庄的安全,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担当。

4.3 从“小人物”到“大英雄”的转变与认可
真利兴是虹垂村的一名退休返聘村医,虽然身体有残疾,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职责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他一次次上门排查,耐心讲解防疫知识,用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。他说:“我虽然只是一名村医,但在这场防疫战中,我们也是战士!”这种朴实的语言背后,是对职业的敬畏,更是对生命的尊重。正是这些“小人物”,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成为群众心中的“大英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