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85例! 这是广东省最新一周(10月21日-27日)报告的登革热新增病例数。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持续攀升的疫情警报。佛山、广州、深圳——这些我们熟悉的繁华都市,正成为登革热病毒活跃的"重灾区"。短短一个多月,全省累计病例已悄然突破万例大关。触目惊心的增长曲线,敲响了今年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的警钟。

更令人揪心的是——疫情仍在高发季狂奔。 省疾控中心明确警示,当前广东已全面进入登革热流行高峰。全球登革热大流行的阴影(2024年全球疫情强度远超历年)与本地持续湿热、多雨的"助攻型"天气形成双面夹击,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交织传播的风险持续走高。家门口的积水、阳台的花盆底盘、小区的绿化带...都可能藏着致命的隐患。

一个关键信息必须牢记:至今零死亡! 2024年全省尚未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——这是紧绷疫情下最有力的定心丸。它清晰传递:及时识别、及时就医,生命就有保障! 但千万别松懈,从普通病例拖成重症,致死风险会飙升20倍以上。此刻的平静,恰恰需要我们每个人更绷紧防护的弦。

广东登革热疫情最新消息,广东登革热疫情最新消息45周年庆典
(广东登革热疫情最新消息,广东登革热疫情最新消息45周年庆典)

(附:广东省第43周登革热疫情核心快报) | 项目 | 数据 | 重点说明 | 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新增病例 | 1785例 | 创近期新高 | | 本地病例 | 1775例 (占比99.4%) | 本地传播为主,防控压力巨大 | | 输入病例 | 10例 | 全球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 | | 重点分布 | 佛山、广州、深圳 | 人口密集区需特别警惕 | | 累计病例 | 超万例 (9.9起算) | 蔓延速度超预期 | | 死亡病例 | 0例 | 及时就医是当前保命关键 |

疫情地图上的红点正在扩散,高发态势已成定局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是每个广东家庭必须正视的"健康围城"。数据不会说谎——它提醒我们,消灭家中一盆积水、多喷一次防蚊液,可能就是守护家人最直接的铠甲。

1%还是20%? 你此刻的选择,可能决定家人的生死分界线。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出紧急警示:普通登革热致死率虽不足1%,一旦拖成重症,死亡率将飙升超过20%!这不是数字游戏,是血淋淋的生命倒计时。当高烧、剧痛、红疹袭来,每一分钟的犹豫,都在为病毒打开致命通道。

深圳疾控的警告刺破迷雾:登革热没有特效药! 别再四处搜寻“神药”,真正的救命关键只有两个词——控制疼痛、严防出血。专业医生紧急呼吁:扑热息痛(对乙酰氨基酚)是唯一安全选择。而家家常备的布洛芬、阿司匹林,此刻竟是“隐形杀手”——它们会悄悄摧毁你的凝血屏障,引发不可控的大出血!

生死选择题:这些症状出现,请立刻冲向医院!

危险信号你的行动救命理由
持续高烧超3天不退立即急诊!勿等天亮警惕重症转化临界点
呕吐物带血/黑便拨打120!平躺勿动内脏出血的死亡预警
剧烈腹痛+坐立不安夜间也须紧急就医可能是血浆渗漏,休克前兆
牙龈鼻血不止按压同时送医凝血功能崩溃,需紧急输血
昏睡/烦躁/意识模糊保持呼吸道畅通,速送医病毒可能已攻击中枢神经系统

记住这个黄金法则:退热止痛,只认扑热息痛! 深圳疾控专家反复强调: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安乃近等非甾体抗炎药,会像“溶解剂”一样破坏你的血小板。当登革热病毒正在体内疯狂攻击血管时,这类药物无异于火上浇油。社区药房店员未必知晓此风险——请主动告知病情,只购买含“对乙酰氨基酚”成分的药物

45周年抗疫经验凝成一句话: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! 这不是口号,是无数生命换来的铁律。当你发现家人突然高烧、眼窝痛、骨头痛,别查百度偏方—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筛查。社区医院也能做登革热NS1抗原快速检测,15分钟锁定真凶。重症登革热的生死博弈中,专业医疗介入每提前一小时,生存率就跳升一级

阳台那盆积水滋生的蚊子,可能今晚就落在孩子手臂上。而老人发烧时拉开药箱的手,可能正伸向致命的布洛芬。生死之间,只隔着你此刻的一次转发、一次检查、一次清醒的选择。

45年抗疫经验敲响警钟: 当佛山某小区一盆被遗忘的阳台积水,在七天内孵化了上百只伊蚊幼虫——这不仅仅是一个疏忽,更是整个社区面临的真实威胁。2024年广东登革热病例累计破万,佛山、广州、深圳成为“重灾区”。病毒不会区分你我,但我们的行动能划分安全区与危险区。此刻,你家门口的每一步防护,都在为城市编织生命防护网。

3.1 家家都是防疫站:五分钟防蚊黄金行动表

别等蚊子找上门! 广东省疾控专家疾呼:清除孳生地比事后灭蚊重要百倍。一只雌蚊一生可产卵6-8次,每次200粒,而你家废弃花盆底的一勺水,就是它们最豪华的“产房”。立即对照这张表行动:

高危区域必查项目黄金处理法
阳台/天台闲置容器、花盆托盘倒扣所有瓶罐,填平凹陷地面
厨房/卫生间水桶底、地漏积水每周刷洗容器,地漏倒一勺盐
小区公共区废旧轮胎、树洞、排水沟物业立即清理,业主群拍照监督
私家车空调排水槽、雨刮器凹槽停车后掀开机盖,擦干积水

防叮咬的“黄金三招”正在社区疯传: 广州越秀区张阿姨的妙招救了整栋楼——“长袖+驱蚊液+风扇”组合拳。下午4-6点伊蚊最猖獗,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切记:给娃穿浅色长衣裤,裸露皮肤涂含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;在家开电扇对着脚吹,蚊子根本近不了身!

3.2 前线直击:高发区的生死阻击战

深圳福田的“翻盆倒罐”夜袭战: 当某个城中村单周暴发37例病例,街道办连夜启动“清源行动”。社区干部带着手电筒逐栋排查,72小时清理积水容器2865个。更绝的是“以蚊治蚊”新战术——在绿化带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“绝育雄蚊”,让野生蚊群断子绝孙。

广州海珠区的“人海战术”显神威: 城中村楼距不足一米?海珠区发动房东当“哨兵”。每栋楼配发防蚊指南和积水自查表,租客入住先签《防蚊承诺书》。社区医院开通“登革热快速通道”,发热病人15分钟完成NS1抗原检测,确诊立即隔离防扩散。

佛山禅城老旧小区的逆袭: 顶楼住户的废弃鱼缸成了蚊虫大本营,志愿者发明“积水兑换券”——拿500ml积水可换鸡蛋。活动首日回收污水桶装了三卡车!社区诊所还推出“防蚊包”:含驱蚊液、体温计、扑热息痛片,老人凭身份证免费领。

阳台那株绿萝的承水盘,可能正在滋养下一代病媒蚊。 而你对物业的一个投诉电话,或许就能救下隔壁孕妇不被叮咬。登革热没有旁观者——倒掉一盆水、提醒邻居清垃圾、出门喷次驱蚊液,每个微小行动都在改写疫情数据。45周年防控庆典最好的礼物,就是我们用双手守护的无疫家园!

(小提醒:社区防控热线已开通,发现大面积积水或聚集发热,立即拨打12320!)

当佛山志愿者用500ml积水换走最后一枚鸡蛋时,社区广场的电子屏正跳动着"45周年防控庆典倒计时"——这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跨越两代人的生命接力。1979年广东报告首例登革热,当年医护在煤油灯下追捕蚊虫;2024年深圳用无人机给城中村喷洒防蚊剂。45年生死博弈,藏着比病例数据更震撼的生存智慧。

4.1 三代人的"蚊子战争":从手抄报到大数据

翻开泛黄的防疫档案,三个瞬间照亮征程:
- 1979年警报初响:赤脚医生拎着煤油桶灭蚊,手抄疫情报告需7天送达省城
- 2006年防控革命:全省布设3000个蚊媒监测点,发现病例从30天缩至72小时
- 2014年科技破局:广州建立全球首个登革热预警地图,AI预测准确率达91%

灭蚊武器进化史见证硬实力: 昔日靠DDT药剂引发环境争议,如今佛山释放的"绝育雄蚊"让蚊群自然消亡;过去患者辗转多家医院难确诊,现在社区诊所15分钟出NS1抗原结果。最骄傲的勋章是生命: 重症致死率从45年前的20%降至如今0死亡,这是238份防控方案迭代的成果。

4.2 庆典钟声里的未来之战

在2024年全球疫情风暴中,广东的45周年庆注定不寻常:
- 庆典即战场:深圳庆典主会场隔壁,无人机编队正在执行第9轮消杀
- 全民皆勋章:广州推出"防蚊侠"电子勋章,清理10处积水可点亮庆典徽章
- 全球实验室:粤港澳联合研发的基因疫苗进入动物实验阶段

当美国疾控专家飞抵广州取经时,我们给出三把"金钥匙":
1. 社区保险箱:每栋楼配备的"登革热应急包"(含快速检测卡+扑热息痛)
2. 智能防护网:积水感应器自动向物业报警,比人工排查快8倍
3. 生命教育课:小学生把"清积水防蚊"编成跳绳童谣传遍巷陌

庆典烟花将在珠江畔升起,而真正的礼花早已绽放—— 在深圳主妇倒扣的花盆底,在广州阿伯填平的门前洼地,在佛山孩童兑换鸡蛋的污水瓶里。45年教会我们:对抗登革热没有终极胜利,只有代代相传的警惕与热爱。此刻你手机里转发的每条防蚊贴士,都在续写新的里程碑。

(庆典彩蛋:登录"粤防控"APP上传清积水照片,可生成专属的45周年电子纪念勋章!)